新闻中心

智慧档案管理与大数据解决方案的领航者,让信息价值超越期待

铁路归档文件整理规范

时间:2022-12-23 作者:老师 来源:网络 点击量:

铁路归档文件整理规范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如下:

1、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文件伴随着机关、团体和社会组织的职能活动产生,有其自身的形成规律和特点。2012年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为机关公文办理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连同长期以来各机关在文件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做法,以及办公自动化条件下电子文件形成的特殊要求,构成了文件形成的一般规律。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对归档文件进行整理,实际上是将整理作为文件形成的自然延续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个人对文件材料的人工干预,提升文件整理质量。

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指文件在产生和处理过程中,在来源、时间、内容等方面形成的内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既记录了文件之间及文件组件之间的互相关系,也为档案记录的完整性和有序性提供了保障。在归档文件整理中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既能更好地反映机关主要工作活动的历史面貌,也便于日后的检索和利用。

2、归档文件整理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文件的价值是由它的内容及其对本机关工作的作用、对未来研究历史的作用决定的。就一个机关文件的价值而言,不是所有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都需要整理归档,也不是所有归档文件都要永久保存。

《规则》从分类开始,就将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区分开来,为针对性地开展后续工作打下了基础。

便于保管、方便利用是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便于保管,就是通过区别文件材料的不同价值,采取不同的保管策略,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能;方便利用,就是要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以提高归档文件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因此,便于保管和方便利用是建立在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的基础之上的,也是检验归档文件整理方法实用性的唯一标准。

铁路归档文件整理规范

浅谈铁路企业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铁路企业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一)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首先,铁路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确立一套良好的制度,从而便于管理人员能够在实际执行管理工作中有相关依据可以参考,其中,铁路企业对档案管理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部门立卷、归口负责、定期移交以及综合利用模式而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的制度,进而可以有效改善铁路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出现文件资料丢失的情况,充分保障档案资料信息完整性。其次,建立档案管理的综合办公室,通过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及相关的文书、工程工作人员的档案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得他们可以高效完成对应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铁路企业需要积极招聘档案专业人才,从而可以将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带入企业中,帮助铁路企业更好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由于档案工作所涉及的信息多而繁杂,因此,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采用档案专业技术不断提升其规范化。例如在工作中需要严格地执行铁路部门对档案信息的要求,同时在档案整理过程中还需要严格审核以及把关,并且安排技术人员加强指导,从而使得档案整理可以较好地在规范化方式中完成工作。这是提升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学习,掌握当前档案业务发展的情况,提升自身的档案业务素质,进而能够结合铁路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科学的档案管理模式,从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对档案管理资金的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铁路企业中的档案机构主要是充分保存铁路发展中所形成的、有保存价值资料的历史记录,它们属于铁路企业中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档案资料十分重要,对铁路企业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企业需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增加资金投入。第一,铁路企业需要增加档案用品、用具的资金投入,这便于档案管理人员购买档案管理所需要的先进设备,进而充分保障档案资料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第二,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由于档案所需要的专用库房以及存放档案箱柜,随着铁路建设项目的增多,之前的存放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所以需要通过增加资金投入的方式为档案管理提供便利。

文件归档整理规定

法律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各计划单列市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档案部门,总参办公厅保密档案局、解放军档案馆、武警部队司令部办公室,各人民团体档案部门,各中央企业档案部门,中国照片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代替DA/T22—2000)经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国家档案局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现予以发布,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国家档案局网站政策法规栏目的行业标准目录中可查到该标准全文内容。

法律依据:《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4 整理原则

4.1 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4.2 归档文件整理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4.3 归档文件整理应符合文档一体化管理要求,便于计算机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

4.4 归档文件整理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

铁路归档文件整理规范

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则与方法是什么?

1)归档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归档文件必须完整、准确、系统,能够反映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

②归档的文件必须经过分类整理,并应组成符合要求的案卷。

2)归档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根据建设程序和工程特点,归档可以分阶段分期进行,也可以在单位或分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进行。

②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在任务完成时,施工、监理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各自形成的有关工程档案向建设单位归档。

3)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在收齐工程文件并整理立卷后,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根据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要求对档案文件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4)工程档案一般不少于两套,一套由建设单位保管,一套(原件)移交当地城建档案馆(室)。

5)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档案时,应编制移交清单,双方签字、盖章后方可交接。

6)凡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需要向本单位归档的文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单独立卷归档。

工程管理文件资料分类:

1)工程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租赁协议、工程概算结算、工程定额、索赔资料,归工程部合同专业;

2)图象、照片、录象,归综合管理部(工程结束时归档资料管理人员);

3)行政文件,归综合管理部;

4)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资料(音像资料等除外),归工程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主要体现出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22-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00-12-06批准2001-01-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归档文件
  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2.2归档文件整理
  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2.3件
  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
  3 整理原则
  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4 质量要求
  4.1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4.2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5 整理方法
  5.1装订
  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5.2分类
  归档文件可以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或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
  5.2.1按年度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
  5.2.2按保管期限分类
  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
  5.2.3按机构(问题)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本项可以视情况予以取舍)。
  5.3排列
  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5.4编号
  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归档章设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见图A1。图中“*”号栏为选择项,不选用时无须设置。以下同)
  5.4.1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5.4.2年度;文件形成年度,以四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1978。
  5.4.3保管期限: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的简称或代码。
  5.4.4件号:文件的排列顺序号。
  件号包括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分别在归档文件整理和档案移交进馆时编制。室编件与的编制方法为: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文件排列顺序从“1”开始标注。馆编件号按进馆要求标注。
  5.4.5机构(问题):作为分类方案类目的机构(问题)名称或规范化简称。
  5.5编目
  归档文件应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5.5.1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只对复文进行编目。归档文件目录设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见图A2)。
  5.5.1.1件号:填写室编件号。
  5.5.1.2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
  5.5.1.3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
  5.5.1.4题名: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或标题不规范的,可自拟标题,外加“〔〕”号。
  5.5.1.5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如19990909。
  5.5.1.6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
  5.5.1.7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
  5.5.2归档文件目录用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宽297mm×210mm)。
  5.5.3归档文件目录应装订成册并编制封面。归档文件目录封面可以视需要设置全宗名称、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项目(见图A3)。其中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的名称,填写时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5.6装盒
  将归档文件按室编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及备考表项目。
  5.6.1档案盒
  5.6.1.1档案盒封面应标明全宗名称。档案盒的外形尺寸为310mm×220mm(长×宽),盒脊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20mm、30mm、40mm等(见图A4a)。
  5.6.1.2档案盒应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边设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盒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见图A4b、图A4c)其中,起止件号填写盒内第一件文件和最后一件文的件号,中间用“—”号连接;盒号即档盒的排列顺序号,在档案移交进馆时按进馆要求编制。
  5.6.1.3档案盒应采用无酸纸制作。
  5.6.2备考表
  备考表置于盒内文件之后,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检查人和日期。
  5.6.2.1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
  5.6.2.2整理人:负责整理归档文件的人员姓名。
  5.6.2.3检查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姓名。
  5.6.2.4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毕的日期。

  题目中所说的归档文件整理过程中应该必须分年度和保管期限两项,而机构和问题是可有可无的,现在档案的管理都是有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所以没必要想以前那样分的那样细了。

  希望对您有帮助
  谢谢

标签

相关资讯

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

档案扫描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TEL:18937133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