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18937133779
网 址:https://www.zboao.com
邮 箱:zboao@qq.com
需要考取档案管理师。
申报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助理档案管理师: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学生;
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
二、档案管理师:
1、已通过助理档案管理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三、高级档案管理师:
1、已通过档案管理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
档案管理员的岗位要求
1、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
2、具有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和工作经验;
3、工作心细,品行端正,原则性强;
4 、熟悉最新的档案管理相关法规,流程,认真负责,细致耐心,
5 、熟悉电脑操作以及各种档案管理软件文字表达以及逻辑能力优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档案管理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天涯明月文库 2018年档案数字化项目招标需求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两项。第一项内容是对馆藏4200卷民国档案,进行数字化全流程加工,包括:数字化前整理——数字化扫描加工——数字化成果编目著录等流程。第二项内容是对馆藏62140张纸质照片(其中超A3照片为270张)、34560张照片胶卷底片等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全流程加工,包括:数字化前整理——数字化扫描加工——数字化成果编目著录等流程。投标人负责提供项目实施所需软件、现场设备和技术人工服务,项目所需场地由采购人提供。★项目工期要求:本项目自签订合同后220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他要求:根据国家档案局《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要求,投标人的法人及工作人员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须提供承诺函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民国档案全流程整理和数字化加工主要分为档案借卷出库、档案拆卷、档案修裱、档案分件、组卷和分卷、编页、档案数字化前处理质检、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质检、档案编目、目录质检、档案装订(还原)、监理质检、档案归还入库、档案数据移交16个环节。照片档案的整理遵循有利于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照片档案的底片、照片分开存放。民国档案技术要求按照《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全流程整理和数字化加工操作规范》执行,照片档案技术要求按照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馆藏照片档案数字化加工操作规范执行(
在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航拍、定位、实测、绘图等,留存了海量的档案记录,这些档案记录经规范整理后将成为永久性的档案资料。
这些资料大有用途: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的真实反映和历史见证,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始依据,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重要保证。
然而,这些档案资料如何管理是土地确权真正发挥作用重要的一环。
为此,2014年11月底,原农业部、国家档案馆就印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2017年,《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也正式出台,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作出规范。
随着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的电子化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江门顺势而为,创新“一标三片区”模式,全力推进确权档案数字化。
成效
扫描超1729万页,约占总量80%
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是确权档案进馆移交的基础工作之一,江门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涉及镇(街)71个、农户(承包方)566267户、经济合作社(发包方)11980个。
只有全面做好土地确权档案的收集整理、数字化及安全保管工作,才能确保土地确权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
为此,江门市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创新“一标三片区”模式,投入465万元,整市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
2019年,江门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选定3家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供应商,按照《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和《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与移交工作要求》的标准,分片区负责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
截至2020年5月,已完成扫描约1729万多页,约占总量的80%。其中蓬江区、江海区、台山市已基本完成档案扫描,待图片质检无误后,开展编号、数据存储及数据挂接等工作,其他市(区)的扫描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可以说,全市基本完成纸质档案整理、扫描等基础工作,正筹备档案数字化加工成果验收及档案后续移交进馆等工作。
举措▶▷
做好统筹协调,明确责任
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档案数字化工作时,江门首先做到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全市加强统筹,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
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确权实体档案归档、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项目采购、工作进度检查督导及成果验收等工作,确保中标服务商顺利完成档案数字化加工各项工作;市、县级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馆负责档案实体与数字化加工标准制定、技术指导及确权档案管理的监督和培训,协同推进实体档案归档和数字化加工、成果验收,及后续移交进馆等工作。各镇(街)做好确权原始材料收集、归档与保存,加强与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商沟通协作。
同时,全市协调资金,优化配置。2014年,全市各级财政编制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专项经费预算中未包含档案数字化工作费用,也未纳入确权技术服务采购内容。结合江门市确权工作专项经费实际结余情况,经请示市政府,同意调整江门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专项资金用于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所需采购资金由各市(区)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经费中统筹安排解决,按照确权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实行总额包干。充分做到了资金的优化配置,为确权档案数字化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此基础上,江门全市压实责任,加强督导。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的通知》,明确协调机制与进度安排,要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归档、数字化加工与验收及移交进馆等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各镇(街)完善原始材料的收集,督促测绘公司加快整理并移交档案,督促档案数字化加工中标公司加快完成档案数字化加工等工作;要求县级档案部门和档案馆加强对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的监督指导和培训,协同推进确权档案实体和数字化加工、成果验收及后续移交进馆等工作。
创新▶▷
完善机制,总结经验模式
江门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检查督导、情况通报、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明确档案数字化加工成果县级验收、市级联合检查审定、实体档案和数字化成果移交进馆等具体工作节点,倒逼各市(区)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动各项工作。同时,及时交流、总结工作中形成的经验模式,努力形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档案数字化的“江门探索”,供全省有关工作推进作参考。
这种“江门探索”中一大创新就是形成了“一标三片区”模式,按照确权工作实际及档案预估扫描量,将辖下7个市(区)按工作需求情况分为A、B、C三个片区,以市级名义统一进行招标采购,并分类督导推进各项工作。
目前,全市确定3家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商,分别负责三个片区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同时,各市(区)作为档案数字化加工实施主体,做好与各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商、各镇(街)的沟通协作,充分保障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设备运行及档案保存等工作条件;各镇(街)积极配合,按要求将纸质档案移交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商进行数字化加工。全市形成市级统筹、县级实施、镇级配合、分类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江门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各市(区)在数字化工作中积极克服困难,组织数字化服务供应商与确权测绘公司进行沟通,针对确权档案缺页、漏页和顺序错误等问题,与双方公司协商整改方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一套“数字化公司反馈问题,测绘公司将问题转包至数字化公司整改”的模式。通过数字化发现并由测绘公司委托数字化公司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实问题,加快了数字化项目进程。目前,相关合作细节正在进一步沟通中。
台山:所有档案已移交数字化公司进行扫描
台山市承包地经营权确权工作涉及农户多、范围广,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克服财政紧张的困难,每年积极争取档案存放工作经费接近20万元,为当地确权档案存放工作提供财政保障。
同时,2018年起,台山市已于新宁体育馆二楼租赁两间386平方米办公室用于临时存放确权档案及数字化加工办公。同时,按照相关档案管理要求配备档案柜200套,安装了铁窗、铁门、空调抽湿,配置有监控设备和实行24小时值班人员巡逻,确保档案资料安全。
为督促各镇(街)、中标技术公司扎实做好自查、核查,认真组织做好验收工作,台山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实际,于2018年12月21日转发《江门市档案局 江门市农业局〈江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及移交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不少于10次培训会议下乡指导镇(街)、中标技术公司做好入盒、装订、资料存放等工作,制作标准模板和整理规范。
从2019年8月15日开始,台山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档案局、市自然资源局分期分批开展档案验收,做到成熟一批验收一批、档案不完善经整改再验收,确保档案资料真实完整,符合移交标准。
截至2020年6月,已组织开展5次验收,5次整改工作,完成17个镇(街)(镇级634件、84盒;村级10947件、835盒)、4个中标技术公司(村级281盒、村小组3919盒;发包方4791盒;承包方17858盒)确权档案的验收并移交数字化扫描公司。
为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土地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根据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江门市档案局《关于加快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台山市所有档案已移交数字化公司进行扫描。
目前,完成617万页电子化数据加工,占总进度93%,计划6月底全面完成数字化加工工作。接下来,将联合市档案馆协同推进确权档案实体和数字化加工、成果验收及后续移交进馆等工作。
主要负责对文件、图书资料进行整理、扫描、图像处理以及目录制作,工作区域是在办公室。
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是扫描、录入的专业人员,组织电脑信息录入、文档资料扫描、文档图形图像处理、档案装钉整理等,是档案数字化的专业人员。
档案数字化,就是用现代的数字技术来管理各类档案,流程是这样的:档案接收—档案扫描—扫描图片的处理—将扫描好的电子图片导入档案管理软件。
具体工作要求:
1、档案资料、图纸的扫描及后期整理 。
2、档案资料录入、校验和数据挂接。
3、对扫描后的数据按照应用要求进行整理 。
4、数字化加工过程管理工作 。
5、相关文件、档案拆解、扫描、编辑、装订、录入等工作。
6、了解扫描加工流程,相关软硬件。
扩展资料:
传统载体的档案经高科技技术加工成数字档案形式,通过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进行计算机检索、阅读电子档案,为迎接档案信息服务新环境的挑战,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增强档案业务部门的服务水平,为档案内部管理及面向客户服务提供高效率的全面服务。
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逐步掌握信息技术为档案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档案数字化较之传统档案管理有不可替代的先进性:
1、提高经济效益
过去一直使用粗放型模式即以增加办公人员和办公费用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手段,致使管理成本大幅上涨。而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迅速,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
2、提高办公效率
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能及时归档,并尽快提供利用。以组织部门为例,干部的任用、干部的提拔都需要详细准确的档案信息。然而档案数字化管理变可提供详细、即时的数据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真正让办公人员做到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大事。由于信息的超时空流动,数字化档案事实上成为“无墙界档案”,档案库也从文件实体的保管基本变成了提供利用方便的信息控制中心。
3、增强档案原件保护
将纸制档案转变为数字化电子档案后,档案的使用更加安全。尤其对历史久远的档案材料,数字化处理后无疑是对其更好的保护,另外,通过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后,防止了部分档案篡改的行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档案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