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智慧档案管理与大数据解决方案的领航者,让信息价值超越期待

以规范管理为抓手打造海宁特色数字档案馆

时间:2022-04-15 作者: 来源:网络 点击量: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海宁市档案局馆结合五档共建,集中精力重点建设数字档案馆,于2015年底,通过浙江省档案局组织的专家组的现场测试及评审,成为浙江省内第一家通过测试的县级数字档案馆。专家组在评审意见中这样写道:海宁市数字档案馆系统建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系统建设规范、技术选择合理、整体水平先进。

  回顾创建之路,海宁市的数字档案馆系统建设能够得到专家组的肯定,主要源于海宁档案人将规范管理档案工作理念融入整个创建工作中,将国家的规范、标准和海宁成熟的管理模式有益融合,打造出规范的海宁特色数字档案馆。

  一是以高标准为起点,逐步完善主机房。2011年,借着全省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顺风车,海宁市档案馆申请专项资金128万,参照国家标准B级机房的设计标准,于2012年建成专用主机房。随后在2013年和2014年分两期开展数字档案馆机房硬件项目建设,以国家B级机房的设计标准,分批完善设施设备。机房管理实行专人专管,进行日常的环境检查、设备检查、运行检查,并形成日常管理检查记录。为解决机房各项设施增加造成的维护压力,2015年海宁市档案馆对机房进行了服务外包,借助专业维保公司,扩充技术力量,进行机房的定期巡检和专业维护。对机房的每台设备都贴置管理标签,定点放置。对所有设备的采购时间、技术参数、维护时间、维护情况都进行了造册登记,形成设备维护档案。

  二是以高要求来落实,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海宁市档案馆馆藏约491440卷(件),2013年3月,正式启动海宁市档案馆馆藏数字化加工项目,分四期将馆藏应数字化部分纸质档案数字化率提高到96.55%,并总结出一套特殊工作方法。坚持四项原则管理思路。以先高后低、先易后难、先扫后著、借助外力的四项原则管理机制,在数字化外包服务中坚持质量标准严遵守、过程管理不放松、档案安全有保证,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数字化加工方案。落实三三制工作法。抓好准备、监管、验收三个阶段,构建严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合理的加工运作流程。贯彻安全、质量、进度三项要求,以安全为前提,以质量为核心,以进度为根本;巩固硬件、软件、人员三大支柱,严格规范软硬件平台建设和维护,加强对馆方监管队伍、公司方管理团队和操作人员的管理。在保证数字化成果质量的基础上,稳步提高馆藏档案数字化率,丰富档案资源建设。在数字化项目的日常管理上狠下功夫,除了对加工场地进行定期检查外,每天保证有专人在现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现场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著录标准的执行情况、数据成果的质量等,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三是以民生档案为重点,规范资源数据库建设。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存数字档案信息,海宁市档案馆对数字档案的管理、保存和利用进行整体规划,建立了资源总库、资源管理库、资源利用库,三库互相支撑,构建起档案资源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统一存储路径、划分安全域、实施边界控制管理、防篡改技术手段,规范管理三库。根据因特网、政务网、局域网上三套数字档案馆系统的特性,分别建立查询数据库,以保障档案数据的安全性。

  以民生利用需求为导向,在局域网和政务网建立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拓展档案利用服务渠道。所有数据库在保持层次的基础上都按照统一规则存放,并进行多套制备份,建立档案数据脱机备份载体查询库,为每个脱机载体建立身份,存入编号、备份内容、存放位置等信息。

  四是以测评指标为导向,优化软件系统功能。依托因特网部署海宁档案网,同时推出海宁档案网手机版,满足移动互联需求,满足公众查阅档案需求的利用。依托局域网部署馆藏资源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和多媒体档案查询系统,实现档案馆收集、管理、保存、利用四项基本功能,满足日常数字档案馆业务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的需要,承担辅助档案实体管理的功能。

  依托政务网部署档案共建共享利用平台,为政务网用户提供在线档案查阅利用、档案业务指导或其他档案工作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资政服务工作。三网隔离,布局合理、安全可靠并且具备扩展性,能满足数字档案馆各项功能需要。三套系统平台均按照测评指标,细化系统功能、理顺业务流程、突出创新亮点,将测评指标具体化,并根据不断加深的理解,逐步调整优化。

  五是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档案共建共享。以国家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为契机,将测评指标初稿充分融入政务网档案共建共享利用平台的设计开发。借助平台,以四个一为手段深入推进档案共建共享利用工作,将海宁市档案馆和基层档案室的档案资源有效整合,集中存放、统一管理,形成一个体系。按照一级部署、三级运用联动模式,由海宁市档案局统一部署,各级单位同时登陆平台开展档案工作,依托政务网在全市范围内搭建一个平台。

  扩大民生档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覆盖面,继续深化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打造一站式服务。通过平台功能模块和在线交流工具,实现网上在线指导和业务监管,实现一体化管理。全面实现全市数字档案业务衔接,全方位构建海宁市档案资源服务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提升档案远程服务能力,提高档案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海宁市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六是以制度落实为保障,规范安全管理机制。根据十二五期间,档案工作新形势,海宁市档案局对原有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补充和更新,重新编制《海宁市数字档案馆管理制度汇编》,经领导小组批准后下发至各科室,并严格要求执行。

  其中《海宁市数字档案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着重对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策略、访问控制管理策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做法,特别是账号及码管理的要求进行了细化,使信息化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制度汇编对部门档案信息化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化梳理,规范使用业务流程中的相关表格,保留原始记录,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记录都进行归口管理,谁产生谁管理,责任到科室。

标签

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

档案扫描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TEL:18937133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