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18937133779
网 址:https://www.zboao.com
邮 箱:zboao@qq.com
用DataGrid控件
将你的sql server 2005中的sa 密码修改为mfc使用的密码 ,
或修改mfc数据连接,sa的密码为你的数据库密码
楼主比我牛啊。
我是计算机专业的,在大学里也就学了这些东西,在大学的时候,其他的同学理论知识都比我学得好,我当时很注重动手,自己做过很多东西,那个时候觉得他们学那个也就是考试有用,真让他们用在编程上不如我。
可是自从我工作以后就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干了这一行的工作,人人都没写出代码来,那么什么才是牛人呢?还是理论知识好的,我最后悔的是上学的时候没把数学学好,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太大了,人家一看就能看出来谁写的程序效率高,拿到问题就知道怎么写才能更好。
数据库在工作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绝对是重要的。请楼主学习的时候不要以为我会插入、查询、修改、删除就行了,最好能明白设计什么样的数据库对解决什么问题最有效,什么样的联合查询效率最高。
网络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但网络涉及到的知道太过庞大。个人觉得不用太过分的追求对网络了解多少。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网络上的问题绝大部分是遇不到的,只要对网络有所了解,以后在工作中有可能只接触其中很少的一点东西,那是再把有用的部分学精了也不迟。
楼主说的写东西必须看书,这其实是不太自信的表现,以后再写什么问题的时候,一气把它写完,调试不对的地方再看书,这样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写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自己代码写规范,这在找工作笔试的时候很重要,写得规范了,看的人一看就会感觉很舒服,会喜欢你的,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想与你一起工作肯定比和那个只会写int a;的人舒服得多。
祝楼主好运!啰嗦了挺多,希望对楼主能有点帮助。
可以凭借Baiduhi提示我们
有机会能够处理你所遇到的工作
一样的要求也能够提示我们
ES:\\1E90F1685F375A506D0943973122325B
这是我大一(现在大三)时学C++的期末最后一个作业题,和同学两人一组做的。呵,如果你很想看,发给你看看也无妨,不过是控制台程序,MFC也有做,不过没做完。本人有说明文档,如果你想要,可以发给你看看。我的QQ363525805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string.h>
struct Book //图书资料库
{ unsigned long num;
char name[30];
char writer[20];
char agency[30];
char key_word[5][20];
int state;
char Name[20];
unsigned long tel;
int date[3];
Book*next;
};
class LIB{
public:
LIB();
Book*creat();//创建图书资料库
void output();
unsigned set_maxday();
void search();
void borrow();
void retn();
int y_d(int yw); //计算天数相关函数
int m_d(int yw,int mw);
int s_d(int yw,int mw,int dw);
int cal_day(int data[],int date_1[]);
void urge();
private:
Book*h;
int days;
int date_1[3];
unsigned tot_day;
unsigned max_day;
};
LIB::LIB() //构造函数
{ h=NULL;
}
unsigned LIB::set_maxday()
{ cout<<"\n请输入借书的最大天数:\n";
cin>>max_day;
return max_day;
}
Book* LIB::creat()
{
Book *p, *q,*temp,*pre; Book* temp2; unsigned number;
do{temp=h;
int i=0;
p=new Book;
q=p;
do
{
cout<<"请输入书号(0 结束输入): ";
cin>>number;
temp2=h;
while(temp2!=NULL&&temp2->num!=number)
{ temp2=temp2->next;}
if(temp2!=NULL&&temp2->num==number)
cout<<"\n书号已经存在,请重新输入!"<<endl;
}while(temp2!=NULL&&temp2->num==number);
p->num=number;
if(p->num==0) break;
if(p->num==0) break;
cout<<"请输入书名(不超过30个字符): ";
cin>>p->name;
cout<<"请输入作者(不超过20个字符): ";
cin>>p->writer;
cout<<"请输入出版社(不超过30个字符): ";
cin>>p->agency;
cout<<"请输入关键词(最多5个,每个关键字不超过10个字符,中文不超过5个):\n";
do{
cout<<"请输入关键词"<<i+1<<"(0退出): ";
cin>>p->key_word[i];
i++;
}while(strcmp(p->key_word[i-1],"0")!=0&&i<=5);
do
{ cout<<"请输入该书状态(1:在库 0:借出): ";
cin>>p->state;
if(p->state!=0&&p->state!=1) cout<<"状态须为0或1!\n请重输!\n";
}while(p->state!=0&&p->state!=1);
if(p->state==0)
{ cout<<"\n请输入借阅者的名字: ";
cin>>p->Name;
cout<<"\n请输入借阅者的电话号码: ";
cin>>p->tel;
cout<<"\n请输入借阅日期(年,月,日): ";
cin>>p->date[0]>>p->date[1]>>p->date[2];
}
cout<<endl;
if(h==NULL) { h=p; p->next=NULL; }
else
{ while(q->num>temp->num&&temp->next!=NULL){ pre=temp; temp=temp->next; }
if(q->num<temp->num)
{ if(h==temp) { q->next=temp; h=q; }
else { pre->next=q; q->next=temp; }
}
else
{ temp->next=q; q->next=NULL; }
}
}while(1);
return h;
}
void LIB::output()
{ Book *temp; int ch,k; int i=0;
k=0;
if(h==NULL) cout<<"图书馆没有藏书!\n";
else
{
{ cout<<"请选择所要的操作:\n 1:查看全部在库图书\n 2:查看全部借出的图书 \n 3:查看所有图书\n";
cin>>ch;
}while(ch!=1&&ch!=2&&ch!=3);
temp=h;
cout<<"\n您想要的资料如下:\n";
switch(ch){
case(1):
while(temp!=NULL)
{ if(temp->state==1)
{ cout<<" 书号: "<<temp->num<<endl;
cout<<" 书名: "<<temp->name<<endl;
cout<<" 作者: "<<temp->writer<<endl;
cout<<" 出版社: "<<temp->agency<<endl;
while(strcmp(temp->key_word[i],"0")!=0&&i<=4)
{ cout<<"关键词"<<i+1<<": "<<temp->key_word[i]<<endl;
i++;
}
i=0;
k=1;
cout<<endl;
}
temp=temp->next;
}
break;
case(2): while(temp!=NULL)
{ if(temp->state==0)
{ cout<<" 书号: "<<temp->num<<endl;
cout<<" 书名: "<<temp->name<<endl;
cout<<" 作者: "<<temp->writer<<endl;
cout<<" 出版社: "<<temp->agency<<endl;
cout<<"借阅者姓名: "<<temp->Name<<endl;
cout<<"借阅者电话: "<<temp->tel<<endl;
cout<<" 借阅日期: "<<temp->date[0]<<"年"<<temp->date[1]<<"月"<<temp->date[2]<<"日"<<endl;
cout<<endl;
while(strcmp(temp->key_word[i],"0")!=0&&i<=4)
{ cout<<"关键词"<<i+1<<": "<<temp->key_word[i]<<endl;
i++;
}
i=0;
k=1;
}
temp=temp->next;
}
break;
case(3): while(temp!=NULL)
{ if(temp->state==0)
{ cout<<" 书号: "<<temp->num<<endl;
cout<<" 书名: "<<temp->name<<endl;
cout<<" 作者: "<<temp->writer<<endl;
cout<<" 出版社: "<<temp->agency<<endl;
cout<<"借阅者姓名: "<<temp->Name<<endl;
cout<<"借阅者电话: "<<temp->tel<<endl;
cout<<" 借阅日期: "<<temp->date[0]<<"年"<<temp->date[1]<<"月"<<temp->date[2]<<"日"<<endl;
while(strcmp(temp->key_word[i],"0")!=0&&i<=4)
{ cout<<" 关键词"<<i+1<<": "<<temp->key_word[i]<<endl;
i++;
}
i=0;
cout<<endl;
k=1;
}
if(temp->state==1)
{ cout<<" 书号: "<<temp->num<<endl;
cout<<" 书名: "<<temp->name<<endl;
cout<<" 作者: "<<temp->writer<<endl;
cout<<" 出版社: "<<temp->agency<<endl;
while(strcmp(temp->key_word[i],"0")!=0&&i<=4)
{ cout<<"关键词"<<i+1<<": "<<temp->key_word[i]<<endl;
i++;
}
i=0;
cout<<endl;
k=1;
}
temp=temp->next;
}
break;
}
}
if(k==0) cout<<"没有你想要的资料!\n\n";
}
//计算天数的相关函数
int LIB::y_d(int yw) //计算某年的天数
{ if((yw%4==0&&yw%100!=0)||yw%400==0) return 366;
else return 365;
}
int LIB::m_d(int yw,int mw) //计算某月的天数
{
long d;
if(mw==1||mw==3||mw==5||mw==7||mw==8||mw==10||mw==12) d=31;
else
if(mw==2) { d=28;
if(y_d(yw)==366) d++;
}
else d=30;
return d;
}
int LIB::s_d(int yw,int mw,int dw) //计算某天到当年年初的天数
{ long s; int i;
s=dw;
for(i=1;i<mw;i++)
s+=m_d(yw,i);
return s;
}
//计算天数的相关函数结束
int LIB::cal_day(int date[],int date_1[]) //计算两日期间的天数的主函数
{ int year;
if(date[0]<date_1[0])
{ tot_day=y_d(date[0])-s_d(date[0],date[1],date[2]);
for(year=date[0]+1;year<date_1[0];year++) tot_day+=y_d(year);
tot_day+=s_d(date_1[0],date_1[1],date_1[2]);
}
else tot_day=s_d(date_1[0],date_1[1],date_1[2])-s_d(date[0],date[1],date[2]);
return tot_day;
}
void LIB:: urge() //催还书
{
Book*temp; int i=0;
cout<<"请输入当前日期(年 月 日):\n";
cin>>date_1[0]>>date_1[1]>>date_1[2];
temp=h;
if(h==NULL) cout<<"图书馆没有藏书!"<<endl;
else
{ cout<<"借阅到期名单:\n";
while(temp!=NULL)
{
if(temp->state==0)
{ tot_day=cal_day(temp->date,date_1);
if(tot_day>=max_day)
{ cout<<" 姓名: "<<temp->Name<<endl;
cout<<" 电话: "<<temp->tel<<endl;
cout<<" 书号: "<<temp->num<<endl;
cout<<" 书名: "<<temp->name<<endl;
cout<<" 作者: "<<temp->writer<<endl;
cout<<" 出版社: "<<temp->agency<<endl;
cout<<"借阅日期: "<<temp->date[0]<<"年"<<temp->date[1]<<"月"<<temp->date[2]<<"日"<<endl;
cout<<endl;
i=1;
}
}
temp=temp->next;
}
if(i==0) cout<<"没过期借阅的图书!\n";
}
}
void LIB::borrow() //借书函数
{ unsigned long number; Book *p;
cout<<"\n请输入所要借的书号:";
cin>>number;
p=h;
while(p!=NULL&&p->num!=number)
{
p=p->next;
}
if(p!=NULL&&p->num==number)
{
if( p->state==1) //如果在馆
{ cout<<"\n请输入你的名字:";
cin>>p->Name;
cout<<"\n请输入你的电话号码:";
cin>>p->tel;
cout<<"\n请输入今天的日期(年,月,日):";
cin>>p->date[0]>>p->date[1]>>p->date[2];
p->state=0;
cout<<"\n操作已成功完成!\n";
}
else cout<<"\n这本书已经借出!\n";
}
else cout<<"\n本馆未收藏此书!";
}
void LIB::retn() //还书的函数
{ unsigned long number; Book *p;
cout<<"\n请输入所要还书的书号:";
cin>>number;
p=h;
while(p!=NULL&&p->num!=number)
{
p=p->next;
}
if(p!=NULL&&p->num==number)
{ if(p->state==1) cout<<"\n此书未借出!\n";
else
{
p->state=1;
cout<<"操作已成功!\n";
}
}
else cout<<"\n非本图书馆藏书!\n";
}
void LIB::search()
{ int choice;
cout<<"\n你想通过哪种方式查询(1:书号;2:书名;3:关键词;其他 退出)?:";
cin>>choice;
Book *p;
p=h;
if(choice==1) //通过书号
{ unsigned long number;
cout<<"\n请输入想要查找的书号: ";
cin>>number;
int a=0;
while(p!=NULL)
{
if(p->num==number)
{ cout<<"\n 书号: "<<p->num;
cout<<"\n 书名: "<<p->name;
cout<<"\n 作者: "<<p->writer;
cout<<"\n出版社: "<<p->agency;
if(p->state==1) cout<<"\n这本书在馆内 ."<<endl;
else cout<<"\n这本书已被借出 ."<<endl;
a=1;
}
p=p->next;
}
if(a==0) cout<<"\n 馆内无此书。";
}
if(choice==2) //通过书名
{
char name1[30];
cout<<"\n请输入想要查找的书名:";
cin>>name1;
int a=0;
while(p!=NULL)
{
if(strcmp(p->name,name1)==0)
{ cout<<"\n 书号: "<<p->num;
cout<<"\n 书名: "<<p->name;
cout<<"\n 作者: "<<p->writer;
cout<<"\n出版社: "<<p->agency;
if(p->state==1) cout<<"\n这本书在馆内 ."<<endl;
else cout<<"\n这本书已经被借出 ."<<endl;
a=1;
}
p=p->next;
}
if(a==0) cout<<"\n馆内没有这本书。";
}
if(choice==3)
{ p=h;
int a=0;
char key[5][20];
int i=0;
do
{ cout<<"\n请输入关键词"<<i+1<<"(0 to end):";
cin>>key[i];
i++;
}while(strcmp(key[i-1],"0")!=0&&i!=5);
do
{ int u=0; int j=0; //j用来记录关键词的个数,u用于记录相同关键词的个数
for(i=0; i<5; i++)
{
if(strcmp(p->key_word[i],"0")!=0)
j++;
}
for(int m=0;m<5;m++)
{
for(int n=0;n<5;n++)
{
if(strcmp(p->key_word[m],key[n])==0)
u++;
}
}
if(u>(j/2))
{ cout<<"\n 书号: "<<p->num;
cout<<"\n 书名: "<<p->name;
cout<<"\n 作者: "<<p->writer;
cout<<"\n出版社: "<<p->agency;
if(p->state==1) cout<<"\n这本书在馆内 ."<<endl;
else cout<<"\n这本书已经被借出 ."<<endl;
a=1;
}
p=p->next;
}while(p!=NULL);
if(a==0) cout<<"\n馆内没有这样的书。";
}
}
void main()
{
int ch;
LIB library;
library.creat();
library.set_maxday();
library.output();
do{
cout<<"\n请选择所要的操作:\n";
cout<<"1:图书查询 2:借书 3:还书 4:催还 5:查看书库 0:追加图书 其他:退出\n";
cin>>ch;
if(ch==0) library.creat();
if(ch==1) library.search();
if(ch==2) library.borrow();
if(ch==3) library.retn();
if(ch==4) library.urge();
if(ch==5) library.output();
}while(ch==0||ch==1||ch==2||ch==3||ch==4||ch==5);
cout<<"-------------- 谢谢使用!--------------\n";
}
1984年,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自1997年起,联想一直蝉联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占中国个人电脑市场超过三成份额。1994年,联想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迈上发展的新台阶。2003年4月,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启用集团新标识Lenovo,用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在国内,联想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2004年,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迈出了国际化最重要的一步,这两家有着相同梦想的公司在联想的名下携起手来,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截止到2013年,联想集团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罗利市三角研究园总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新加坡三处设立总部。2014年1月23日下午联想集团宣布,以23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双方签订的协议显示,此次收购价格包含20.7亿美元现金和向IBM定向发行的1.82亿股联想集团股票。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亿美元。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2012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再次上榜,排名第370位,年收入295.744亿美元,利润4.73亿美元。2013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联想集团排名大幅提升,从2012年的第370名上升至第329名。联想集团的营业额达340亿美元,已超越部分国际知名的品牌企业。 2013年荣获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品牌500强、全球企业第329强。 1984: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IBM推出首款便携式电脑- 重30磅的IBM Portable PC。1985:推出第一款具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联想式汉卡,联想这一品牌名称由此而来。1986:IBM推出最小的全功能个人电脑-重量小于13磅的PC Convertible。1987:联想成功推出联想式汉卡。IBM推出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1988:联想式汉卡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香港联想成立。1989:北京联想集团公司成立。 1990:首台联想微机投放市场。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成为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联想系列微机通过鉴定和国家火炬计划验收。1992:联想推出家用电脑概念,联想1+1家用电脑投入国内市场。IBM推出 ThinkPad,这是业界首款笔记本电脑,拥有10.4英寸的TFT显示屏和红点(TrackPoint)定点设备。1993:联想进入奔腾时代,推出中国第一台586个人电脑。IBM个人电脑部成立。1994: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联想微机部正式成立。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 ThinkPad 755CD。1995:联想推出第一台联想服务器。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蝴蝶键盘。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由佛罗里达州的波克镇迁至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1996: 联想首次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联想笔记本问世。1997:联想与微软签订知识产权协议。联想 MFC 激光一体机问世。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台带有DV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 ThinkPad 770。1998:第一百万台联想电脑诞生。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出席典礼,并将这台电脑收为英特尔博物馆的馆藏。第一间联想专卖店在北京落成,自此联想开始建立起其庞大的专卖店体系。联想推出幸福之家软件,并预置于每台联想家用电脑上,使得联想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到14.4%。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首个带ThinkLight键盘灯的笔记本电脑,ThinkLight是一盏能在昏暗工作环境中(比如在飞机上)照亮键盘的小灯。1999:联想成为亚太市场顶级电脑商,在全国电子百强中名列第一。联想发布具有一键上网功能的互联网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款迷你型笔记本电脑,重量不足3磅,拥有标准端口和一个95%全尺寸大小的键盘。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宣布退出零售业务。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部嵌入安全芯片的个人电脑。2000:联想股价急剧增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进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香港旗舰型的高科技股。联想跻身全球十强最佳管理电脑厂商。联想被世界多个投资者关系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公司”。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售第一千万台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 2001:杨元庆出任联想总裁兼CEO。联想首次推出具有丰富数码应用的个人电脑产品。嵌入安全芯片的IBM笔记本电脑成为业界第一台通过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认证的笔记本电脑。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是一个制定数据安全标准的业界组织。2002:联想举办首次联想技术创新大会(Legend World 2002),联想推出关联应用技术战略。联想深腾1800(DeepComp 1800)高性能计算机问世。这是中国首款具有1000 GFLOP/s(每秒浮点操作次数)的电脑,也是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民用电脑,在全球前500名运算最快的电脑中名列第43位。联想成立手机业务合资企业,宣布进军手机业务领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内最早的数据自动恢复技术 - ImageUltra映像管理和Rapid Restore快速恢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宣布与 Sanmina-SCI达成的台式电脑外包协议。2003:联想宣布使用新标识Lenovo为进军海外市场做准备。 基于关联应用技术理念,在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联想携手众多中国著名公司成立IGRS工作组,以推动制定产业相关标准。联想启动2003联想科技巡展,推广联想的创新技术及理念。联想成功研发出深腾6800高性能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位居第14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第一部持久电池寿命长达11小时的笔记本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建立ThinkCentre台式电脑生产线。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带有主动硬盘保护系统(Active Protection System)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业界第一款具有安全气囊式硬盘和数据保护功能的笔记本电脑。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售第两千万台 ThinkPad 笔记本电脑。2004:联想成为第一家中国企业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2005年8月10日,联想集团公布2005年第一季度业绩,期内实现纯利3.57亿港元,是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首次计入该业务的季度财务报告。2006年1月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再次体现了联想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明显技术优势。2006年2月都灵冬奥会开幕,联想为都灵冬奥会提供了5000台台式电脑、近600台笔记本、近400台服务器、600台桌面打印机以及技术支持,并派出了100多人的联想工程师服务团队,以零故障的优异表现,成功支持都灵冬奥会,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联想第一次在海外大规模发布Lenovo品牌的PC产品,标志着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打造Lenovo国际品牌的行动迈入新的阶段。2006年3月联想以全票通过正式加入国际可信计算标准组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成为TCG组织核心成员(TCG Promoter)。TCG可信计算技术代表未来IT技术发展趋势,成为核心成员就能对未来IT产业产生影响力。2006年8月联想推出了两款面向中国大客户市场的商用台式电脑新品——新开天、新启天,联想新开天正式成为首款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台式电脑。在本次发布会上,联想集团和北京奥组委举行了隆重的“首款奥运机型”赠机仪式,将首台新开天电脑赠送给北京奥组委。2006年10月联想与NBA(美国职业篮球协会)宣布结成长期的全球性市场合作伙伴关系,并同时启动投资上亿的联想扬天“明日巨星计划”。2006年12月联想宣布从即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实施电脑免费回收服务,提供免费回收服务的电脑产品包括Lenovo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服务器、ThinkPad笔记本电脑及ThinkCentre台式电脑。2007年2月联想签约成为AT&T威廉姆斯车队车队顶级赞助商,联想PC技术全面支持整个车队从赛车点火到比赛再到库存管理的全部系统。与此同时,联想标识出现在威廉姆斯赛车,以及全球各站赛场的显著位置。2007年4月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联合宣布联想集团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同时,由联想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方案,历经北京奥组委三轮遴选,在全球388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联想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奥运会火炬接力合作伙伴。2007年8月联想发布“新农村战略”,在未来三年把信息科技产品带进中国10万个行政村,影响和带动30万个行政村,让300万以上的农户能够用得起,用得好电子信息产品。2008年1月联想集团宣布首次在全球推出IdeaPad 笔记本和IdeaCentre台式电脑系列产品,并宣布进军全球消费PC市场。2008年3月联想在北京发布了13英寸全功能超轻薄的笔记本ThinkPad X300,作为全球同类产品中最轻盈,功能最齐全的产品,联想在ThinkPad X300上集成了数十项业界最先进的技术,其最薄之处仅为18.6毫米,最轻重量仅为1.33kg。英国《金融时报》在北京发布了“第二届‘FT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联想荣登榜首,国际化成果再次获得外界高度评价。2008年5月联想为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600余名员工自发献血,全球员工自发捐款500万元。2009年2月联想集团董事会宣布调整公司管理层,以加强公司实现长期全球战略的能力。柳传志重新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2009年9月联想公司今天发布了Windows®; 7联想“EE”认证。“EE” 认证是联想与微软之间在技术设计和产品研发方面密切合作的成果,旨在为用户打造集软硬件于一体的技术应用优化平台。2009年11月联想向由弘毅投资为首的一些投资者收购联想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联想移动”)的所有权益。此次收购标志着联想将全面进军高速增长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2010年1月联想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发布移动互联网战略,并推出其第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智能本Skylight、智能手机乐phone和全新创意的双模笔记本电脑ideapad U1。其中联想ideapad U1双模笔记本电脑荣获CNET颁发的电脑和硬件类“CES最佳产品奖”。2010年4月联想在北京举行了移动互联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宣布在中国正式启动移动互联战略,并推出乐Phone、Skylight、ideapad U160等移动互联终端。2010年5月联想集团和中国联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精彩在沃,乐自由我”的战略合作暨乐Phone上市启动仪式。9月28日,中国电信与联想集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翼’起3G,乐自由我”的战略合作暨新一代天翼乐Phone 上市启动仪式。2010年11月联想集团以“移动互联”、“一体台式机”和“云计算”三大主题产品和技术,亮相第十二届高交会。2011年1月6日,联想集团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向全球首次推出了平板电脑乐Pad,并宣布其将于2011年第一季度在中国上市。2011年1月18日,联想集团宣布成立新的业务集团——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简称MIDH),职责为研发移动互联网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包含云计算、智能电视、数字家庭等品类的终端。2011年6月9日,由全球知名杂志《福布斯》联手国际信誉研究院(Reputation Institute)评选出的“2011年全球最具声望企业排行榜”100强榜单揭晓。联想集团首次入选该排行榜,在国内上榜企业中排名第一。2011年7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再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联想在《财富》杂志2011全球最大的公司榜单中位列第449位,这是继2008年首次入榜以后,联想再度跻身《财富》杂志的这一年度榜单。2011年8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对德国Medion公司的收购取得重大成果,已完成与Medion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erd Brachmann之间的购股协议。2011年10月13日,国际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IDC今日发布初步统计数据表明,联想出货量已经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2大PC厂商。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其创始人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将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CEO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2012年1月9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2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联想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智能电视ideatv K91,一体台式机ideacentre A720,混合架构笔记本电脑ideapad Yoga等20余款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横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智能电视四大个人互联终端品类,并开创了多项全球第一。2012年5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首批K系列的四款智能电视。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智能电视的正式上市,标志着联想PC+战略四屏产品布局的完成。2012年7月7日,在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联想集团的排名提升了80位至第370位。2012年8月1日,联想集团与EMC此次合作将不仅提高联想在行业标准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地位,而且也将显著扩大EMC在中国市场及其他重要高增长市场的业务覆盖。2012年10月11日,联想电脑销量居世界第一。2013年1月5日,联想宣布新的组织结构,建立两个新的端到端业务集团:Lenovo业务集团、Think业务集团。2014年7月24日,联想集团在京推出联想互联网创业平台NBD(New Business Development),并发布了该平台“孵化”的首批三个创新产品:智能眼镜、智能空气净化器和智能路由器。 2014年9月29日,联想宣布已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2015年02月21日,联想推出Superfish自动删除工具。 2015年4月15日,联想发布了新版logo,以及新的口号“never stand still”(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