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18937133779
网 址:https://www.zboao.com
邮 箱:zboao@qq.com
档案整理主要步骤为:系统排列和编目、局部调整、全过程整理。
在正常条件下,档案室接收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立好的案卷,档案馆接收各机关按照入馆要求整理移交的案卷。档案馆和档案室的整理任务,主要是检查案卷质量,制订馆(室)内分类排列方案,进行案卷和全宗的系统排列以及案卷目录的加工。
对已接收但不完全符合整理要求的案卷,进行必要的部分加工整理;对由于遭受损失、销毁与移出等各种原因致使整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档案,进行新的系统化调整,对必须接收和征集的零散档案,进行包括整理工作全部内容的系统化和编目。
档案整理怎么做
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等(纸质归档文件还包括修正、装订、编页、装盒、排架;电子文件还包括格式转换、元数据收集、归档数据包组织、存储等),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整理原则
1、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2、归档文件整理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3、归档文件整理应符合文档一体化要求,便于计算机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
4、归档文件整理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
一、组件
归档文件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其中:
正文、附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包括法律法规等重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正本与翻译本为一件;中文本与外文本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作为文件附件时除外);简报、周报等材料一期为一件;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一般一次会议为一件,会议记录一年一本的,一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等)一般独立成件,也可为一件。
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与相关文件为一件。同时应注意件内排列顺序。
二、分类
立档单位应对归档文件进行科学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1、按年度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跨年度一般应以文件签发日期为准。跨年度形成的会议文件归入闭幕年。跨年度办理的文件归入办结年。当形成年度无法考证时,年度为其归档年度,并在附注项加以说明。
2、按机构(问题)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机构分类法和问题分类法应择一适用,不能同时采用。
采用机构分类的,应根据文件形成或承办机构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涉及多个部门形成的归档文件,归入文件主办部门。
采用问题分类的,应按照文件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
3、保管期限分类
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
三、排列
1、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
2、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
3、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四、编号
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写档号。档号编制应遵循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扩充性、简单性原则。
档号结构宜为: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上、下位代码之间用“-”连接,同一级代码之间用“·”隔开。如"Z109-WS·2011-y-bgs-001"。
归档文件应在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电子文件可以由系统生成的归档章样式或以条形码等其他形式在归档文件上进行标识。
归档章的组成: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页数作为必备项,机构(问题)作为选择项。
五、编目
归档文件应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编目应准确、详细、便于检索。
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设置序号、档号、文号、责任者、提名、日期、密级、页数、备注等项目。
归档文件目录推荐由系统生成或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编制。目录表格采用A4幅面,页面宜横向设置。
归档文件目录除保存电子版外,还应打印装订成册。封面设置全宗号、全宗名称、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
纸质归档文件的修整、装订、编页、、装盒和排架
一、修整
1、归档文件已破损的,应予以修复: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应予复制;
2、归档文件应按照保管期限要求去除易锈蚀、易氧化的金属或塑料装订用品。
3、幅面过大的文件,应在不影响其日后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进行折叠。
二、装订
1、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装订。装订后文件平整,有利于归档文件的保护和管理;
2、相同期限的归档文件装订方式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同期限的装订方式应相对统一。
3、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宜采取线装法装订。页数较少的,使用直角装订。
4、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不使用不锈钢夹或封套装订。
三、编页
1、以件为单位编制页码;
2、页码应逐页编制,宜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
四、装盒
将归档文件按顺序装入无酸纸制作的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合集及备考表项目。不同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不能装入同一个档案盒。
五、排架
1、归档文件整理完毕装盒后,上架排列方法应与本单位归档文件分类方案一致,排架方法应避免频繁倒架;
2、归档文件按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分类的,库房排架时,每年形成的档案按机构(问题)序列依次上架,便于实体管理;
3、归档文件按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分类的,库房排架时,每年形成的档案按保管期限依次上架,便于档案移交进馆。
归档电子文件整理要求
1、纸质档案的扫描色彩模式统一采用彩色模式,扫描分辨率一般建议选择≥300dpi,建议以PDF格式存储;
2、扫描形成文件保存为多页pdf格式,文件命名为档号。
3、扫描完成后,把目录和扫描件移交区档案馆进行转换,转换后形成的《归档文件目录》装盒,完成电子档案数据的录入、扫描、备份工作。
档案整理归档工作
01将全部文件收集起来
文件归档工作是按一定周期进行的,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一个季度,因此进行归档工作时,首先要以年或者季度为单位,将所有文件收集齐全,确保后期归档工作顺利进行。
02按照相关章程进行筛选
一般来说,没有当前和后期参考、使用或执行价值的文件无需保存,此类文件可以首先剔除并进行销毁,剩余文件则可根据本机关单位关于文件归档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筛选。
03划分类别和级别
筛选工作完成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先按照文件所属部门名称进行横向分类,再按照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进行纵向排列,无法划分级别的文件,可酌情与本部门文件并列归档。
04确定保管期限
凡是在本机关实体及其职能上能构成全局程度影响的文件,均需要永久保存,其余归档文件可根据其价值的影响时长及相关规章制度来预留足够的保管期限,不可过早销毁。
05修缮文件内容
对于文件中存在的疏漏或损毁等情况,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咨询文件来源处的同事,获取正确内容并对文件进行修补增删,另外还需要规范文件纸张大小及装订物以便保存。
06对文件进行编号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主要到次要的排列顺序将关联紧密的纸质文件先装订成一个基本单位,再按照类别、级别和时间装订成一个二级单位,然后用归档章编号。
07装盒并编制检索目录
按照文件上归档章的信息将所有文件打印一份目录,文件依次装盒,规范填写档案盒上各个项目并编号,编号要统一连贯,最后汇总所有文件目录,方便后期快速查阅档案。
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档案整理工作,听起来就是把档案都整理起来,整理物品大家都熟悉不过了,大家都收拾过屋子,把散乱的书本收拾归整的时候啊,但是,虽然两者意思大体相同,可仔细看,却内有乾坤。
(一)不可破坏原本基础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就已经猜到这项原则的意思了,对!就是在进行档案整理的时候,不可以破坏原本的整理基础,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因为档案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活动,也反映了当时整理档案工作的状况,所以再次整理档案的时候,要尊重历史与前人的劳动成果,充分利用原本的基础,加快整理效率,提高质量,具体做法分为以下方面:
1.提高对原来档案整理的认知
对于过去的整理方法,我们要实事求是,重视前人的劳动成果,认真审核,保留好的部分,去除不适合的部分。
2.不要轻易整理已经整理过的档案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散乱的文件,已经有了整理基础,要力求保持原来的基础,如果轻易打乱基础,返工重整,费时费力,很难满足档案利用的需求。
(二)保持档案之间的联系
档案间的联系,在其产生和处理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虽然档案是以单独的个体形成的,但却是以组合的群体形式运作的。
因此整理档案的时候,要保持档案间的联系,主要保持联系的方面是以下几个方面:
1.来源方面
档案来源方面的联系主要指档案构成的部门组织或是个人手中形成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像是亲兄弟一样,在一个家庭出生就不可以断开其中的关系。
2.时间方面
时间联系就是指,档案在各部门形成时,是有一定过程和阶段性的,这就是档案的时间联系。
3.内容方面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档案中的内容一般都是记录一件事情的,那么在同一场活动中记录下的档案,在内容上肯定会具有一定的联系,而往往这种联系是很紧密的,密不可分的。
(三)便于保管与利用
整理档案时,不仅要利用原有的基础,而且还要保持档案间的联系,这样才利于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可是有时档案的联系与利用也会有冲突。
比如档案是具有私密性的,不可以对外公开,那么档案的整理就有了局限性,不可以混合整理,至于这种问题,档案的整理就需要分开类别,专门整理。
看了这么多内容,相信大家对档案整理也是迷迷糊糊的,为什么整理工作这么复杂呢?你别说,简单的办法来了,随着科技的创新,很多复杂的工作都有了专门的工具去解决,那么档案管理工作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