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18937133779
网 址:https://www.zboao.com
邮 箱:zboao@qq.com
音像档案的整理
(一)做好档案收集工作。
1、为防止文件传阅过程中遗失,当文件送达承办人时,承办人须签字,共同承担文件及时、完整归档的责任。
2、定期收集各部门档案,部门助理、秘书,负责收集部门档案。对一些重要文件采取先复印,再把复印件送交承办人的方法。
3、在交接过程中全面清理资料,对散落在个人手头上的资料,由各部门档案责任人负责,追缴资料,确保档案收集即齐全又完整,避免资料遗失。
(二)制定合理的分类方案。
1、将档案分为文书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等类型。
2、将文书档案按年度—类目—级别—保管期限进行分类。
3、音像、实物档案以不同期限按行政事务类、经营项目类、技术研发类等排列,根据分类方案和保管期限类,切实做好平时的立卷工作。
(三)认真做好日常档案管理。
各类档案、资料按类别存放在不同档案箱内。按要求建立健全宗卷、档案交接登记簿、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销毁登记簿、资料定期检查登记簿、档案移交统计等多种台帐。
(四)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学习。
恪守档案管理员职业道德,做好保密工作,平时工作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熟练自身业务。保证档案完整,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导语:家庭档案如何管理呢?家庭档案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很广,而且由于家庭结构不同,家庭成员经历不同,家庭档案的类别也不尽相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分类。以下是我跟大家介绍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分类
1、按内容(名称)分类:即上述“家庭档案的内容”所列11个大类分类。也可按着11个大类当中的某些小类设置类别,如信件类、照片类、荣誉证书类、购物发票类、摄影作品类、稿件类、书法类、绘画类、剪纸类、剪报类等等,这些类按家庭档案材料的具体内容、形式、载体等灵活设置。
2、按家庭成员分类:即按家庭档案内容所涉及(针对)的成员或形成家庭档案材料的成员设置类别。如父亲档案、母亲档案、子女档案等。此方法适用于个人特征或隶属关系比较明显的家庭档案,如日记、证书、毕业证、工资条、照片、文章、病历、信件等。
温馨提示:上述两种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单独使用,而是结合起来使用,即:
①先按内容(名称)分类,后按家庭成员分类。例如荣誉证书、信件、照片等家庭档案,可首先按荣誉证书设置一级类别,然后按家庭成员设置二级类别,即把各个家庭成员的荣誉证书分开,每个成员的集中在一起。
②先按家庭成员分类,后按内容(名称)分类。如子女档案的分类,“某子女档案”为一级类别,然后可按成长记录,体检表,照片,荣誉证书,作业,成绩单,毕业证等具体内容设置二级类别或按履历类、荣誉类、证书类、声像类、学习类、健康类等设置二级类别。
二、排序
按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或按重要程序排列。
三、材料整理
1、对于规格较小或破损的纸质材料,为便于保管,避免零乱,需要粘贴或托裱。例如购物发票、工资条、旅游门票等等。
2、粘贴时不要使用浆糊,可用胶水或双面胶,以免生虫、发霉。
3、家庭照片档案的整理:
家庭照片档案的整理,可以使用家庭原有像册,依次编顺序号,但最好能按内容分类装册,像册内的照片应编号并加注文字说明,即写明拍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等,可以用碳素笔或铅笔写在照片背面,也可以写在小卡片上与照片插在一起。
底片的保存一般用底片册,给每张底片编上与照片相应的互见号,还可以将底片装进底片袋,编上号码,粘贴在照片的后面,一起保管,这样便于查找利用。
四、编制序号
1、家庭档案以每1份(件、册、张、本、套)为单位编顺序号(阿拉伯数字);
2、属于同一类别的档案连续编号;
3、编号的位置在每份(件、册、张、本、套)档案材料的首页,可直接用笔书写,不便直接书写的,可以书写在便取纸上,然后粘贴牢固即可。
一、家史类:家谱、家史、自传、回忆录等;
二、个人履历类:包括家庭成员的'政历材料、履历表、思想总结、工作总结、日记、考核表;党、团申请书;提拔任免、劳动就业、简历;各种考试的成绩单、录取通知书、登记表、协约书等;
三、学术研究类:包括家庭成员的各类学术论文、专著、在报刊发表的文章及作品等;
四、证件类:包括出生证、独生子女证、学生证、毕业证、学位证、工作证、结婚证、离退休证、户口薄、出国护照、会员证、党团证、任命书、职称资格证书、获奖证、奖状等;
五、财产类:包括房产证、土地证、家庭经济收支记录;存折、有价证券、财产公证、保险凭据、债权债务凭据、各种契约、合同、协议、贵重物品清单和购物凭证、发票等;
六、说明书类:包括家庭各类重要设备的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保修单、维修单及维修地址、联系电话等;
七、卫生保健类:包括家庭各成员的病历、诊断书、化验单、体检表、血型报告、住院记录、防疫记录、医院处方、家用药方、以及饮食禁忌、烹调技术、营养知识等;
八、交友联谊类:包括各类通讯录、纪念册、名录、留言簿,重要来往信件、贺卡等;
九、旅游类:包括景点门票、导游图、旅行线路图、宾馆介绍、登程返程车票、游览日记等;
十、收藏类:包括各种书法书画作品、名人好友题词题字、邮票、纪念封等邮品、各类艺术品、纪念币收藏以及书报刊物收集等;
十一、照片、音像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各个时期及有特殊意义的照片、录音、录像、光盘等;
十二、其它:无法归入以上11类的材料。
档案整理的步骤
(一)按内容进行分类,大体可分以下几类:
(1)财产档案。包括家庭收入、支出帐目;存单、有价证券、保险凭据、借据、契约、贵重物品清单和发票等。
(2)证件档案。包括房产证、出生证、学生证、毕业证、学位证、工作证、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出国护照、会员证、借书证、职称资格证书、聘书、独生子女证、技术资格等级证书等。
(3)说明书档案。包括家庭各种家用电器的说明书、保修卡、维修单、电路图及维修点地址、联系电话等。
(4)照片、音像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各个时期的照片;结婚、寿庆、旅游观光、聚会娱乐等活动形成的录像带、光盘、电脑软盘等资料。
(5)健康档案。包括病历、诊断书、化验单、体检表、血型报告、住院记录以及医院处方、饮食禁忌等。
(6)交友联谊档案。包括亲朋好友的住址、E-mail、电话号码、同学和老师名录、同事名录、来往信件、贺卡等。
(7)个人履历档案。包括家庭成员的生日、结婚纪念日及入学、入团、入党、入伍、应聘、升职、出国、乔迁的日期;自传、简历、日记;奖状、奖牌;报刊发表的稿件;各种考试的成绩单等。
(8)旅游档案。包括景点门票、导游图、旅行线路图、宾馆介绍、登程返程车票机票、游览日记等。
(9)家庭藏书档案、收藏品档案。
(10)其它
(二)编制目录。可按类用首位字母组合给出汉语拼音代码。如“证件档案”(ZJ)、“旅游档案”(LY)。再逐件排序,给出顺序编号,如“毕业证”ZJ-3(意指证件类档案第三件)。最后制作目录表格,装订成册,以便查找检索。
(三)选择合适的装具存放。照片、录像带、光盘装入相册或纸袋内,加注文字说明(拍摄或制作时间、地点、人物名称、主要内容等)。证件放置纸盒内,编写顺序号。其它以纸张为载体的材料,可装入文件夹。零碎的票据可粘贴在空白纸上,并编号装入文件夹内。
家庭档案整理完毕,应选择一个地方集中摆放。分散摆放时,应注明确切的位置。每次使用后“物归原位”,避免随手放置,寻找起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