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18937133779
网 址:https://www.zboao.com
邮 箱:zboao@qq.com
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细则
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细则 一、实验室工作档案内容 .实验室的建立、建设的各种文件和资料。 .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文件和资料: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各类学生上课情况、学生实验报告、成绩记录、实验项目开发情况记录等。 .实验室人员在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项目数及其工作量。 .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项目的全部技术文件资料,包括论文、专著、鉴定、专利、获奖等情况。 .仪器设备及低值耐用品的总台件数及金额、固定资产帐卡、随机技术手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报废等原始记录。 .单价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包括国家科委种仪器设备,单价虽不到万元但属于精密稀缺设备)的申购报告、领导批复;开箱记录及装箱单、安装调试记录及双方签字移交文件、保修单、验收报告及文件材料、设备说明书及全套随机文件;使用、维修、故障、事故记录等。使用维修记录,随时将运行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承担任务及结果、故障过程、定期检修或校验情况等如实记录,并定期归入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原始资料:申报表、论证报告书、审批计划单、订货合同及有关来往信函等。 ()设备的开箱验收单、说明书、合格证、附件清单、随机图纸、外观照片等。 ()安装调试记录等。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制度等管理方面的资料和管理操作人员情况登记表等。 ()使用过程中的所有记录。 ()降级、报废、处理的报告、批示等。 .自制设备的任务书、技术总结报告、鉴定材料、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实验室用房及环境条件的各种技术资料。 .实验室工作的各种统计报表。 .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文件和本实验室制定的规章制度。 二、实验室工作档案的.管理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分类编号、存档等工作。 .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时将自己工作中形成的材料交给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工作档案的保管期限分长期、短期和与设备存三种。 .学生上课情况、实验报告、成绩记录、实验项目开出情况记录属短期保存资料,一般至少应保存三。 .仪器设备的有关资料应与设备存,即保存至设备报废之日为止。 .除上述两项资料外,其它资料均应长期保存。 .实验室工作档案的借阅要严格办理借阅手续。 .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要相对稳定,如工作变动应做好交接工作。 .单价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包括国家科委种仪器设备,单价虽不到万元但属于精密稀缺设备)的设备说明书、装箱单、保修单及全套随机文件原件交学校档案馆长期保存,复印件由使用人保存;由使用人保存的还要包括:论证报告、开箱记录、安装调试记录、验收报告、使用、维修、故障、事故记录等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
实验室设备档案建立步骤如下:
首先,建立设备清单,设备清单应包含:
a) 设备的识别,包括软件和固件版本;
b) 制造商名称、型号、 序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
c) 设备符合规定要求的验证证据;
d) 当前的位置;
e) 校准日期、校准结果、设备调整、验收准则、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或校
准周期;
f) 标准物质的文件、结果、验收准则、相关日期和有效期;
g) 与设备性能相关的维护计划和已进行的维护;
h) 设备的损坏、故障、改装或维修的详细信息。
其次,实时更新清单及相关表格,便于后期的可追溯性。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按时实施。
实验室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知识内容
实验室人员技术档案应履行批准和借阅手续,由管理人员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借阅人员签字后,方可使用。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实验室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知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完善制度
实验室人员技术档案管理应有归口部门,配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并规定其职责,建立和健全人员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和相关的作业程序,做到职责明确,实施有章可循:
(1)科学管理人员技术档案,承办人员技术档案的接收、分类、编目、登记、保管、复制、借阅、发放、鉴定、销毁、统计等工作。
(2)遵守保密制度,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3)保持档案室内整洁、卫生,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要及时修补和提出复制。
内容充分
CNAL-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之5.2.5条款规定:“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包括签约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并包含授权和/或能力确认的日期。这些信息应易于获得。”实验室人员信息除了上述规定以外,还应包括人员的学历、身份基本信息和奖惩、升迁、考核等,人员涉及的资料比较多,除了以文件形式、证书形式存在外,有些并没有以书面形式存在,还需要收集和完善。因此,设计和编制《人员登记册》,包含实验室人员需求的所有信息,以此为纲领性资料,其他证书、文件资料为附件,不仅便于登记管理和核查,而且便于统一管理、不遗漏人员信息资料,还对保持信息的充分性起到重要作用。
实施有效
实验室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要有效实施:
(1)登记应详实。实验室应建立所有人员的技术档案,对档案进行编号、分类、编目。管理人员根据《人员登记册》的内容收集相关信息,详实登记。《人员登记册》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以电子文本形式存档,便于查阅。
(2)更新应及时。实验室人员有经常获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因此,专业技能会逐渐提升,上岗项目也会增加,而《人员技术档案》是人员整体情况的综合反映,所以要及时更新。实验室人员应把参加培训的信息、培训结果以及其他个人的相关信息变更及时通知档案管理人员。
(3)保管应到位。实验室人员技术档案应履行批准和借阅手续,由管理人员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借阅人员签字后,方可使用。借阅者应保持档案的完整、安全、整洁,不得转借、拆散、涂改、抽换和丢失。借、还双方应共同清点份数、页数,并检查完整情况,做到认真负责。如发现问题或有损坏者,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档案存放场所还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风,注意防尘、防火、防水、防潮、防晒和防盗,防止档案被虫蛀、鼠咬、霉烂等。如有破损或变质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修补和提出复制。
(4)核查应定时。实验室应认真执行技术档案的保管检查制度,档案管理人员每半年应全面检查、清理一次,做到账档一致。
(5)更改应规范。实验室人员技术档案中的内容如有更改,应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实行更改,注明更改人的签名,切勿涂改。重要的文件更改还需有文件更改通知单。
(6)销毁应造册。凡要销毁的技术档案,必须清册,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在指定监销人监督下进行销毁,防止失密。有关鉴定报告和销毁清册必须及时归档。
你可以将所有文件(包括质量记录:校准记录和维护保养归一类;质量程序文件、手册归一类、各类标准器以及辅助设备归一类。将所有检测设备的管理档案、使用说明等归一类)分别编号管理。分别按照规定要求编号、建立台账、册子、标签。对于有关计量管理方面的也可以另外设一类,其中有采购、封存、计划、报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