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智慧档案管理与大数据解决方案的领航者,让信息价值超越期待

云冈区档案数字化

时间:2025-05-26 作者:中博奥 来源:中博奥 点击量:

  云冈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市西南部,东邻平城区、云州区,西接左云县,南连怀仁市,北依新荣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云冈石窟、禅房寺砖塔、“万人坑”遗址纪念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云冈石窟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石群之一,是极其珍贵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云冈域旅游景点配套项目。此外,云冈区还具有禅房寺砖塔、鲁班窑石窟、吴官屯石窟、辛寨龙王庙、高山古城遗址、焦山寺石窟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背景下,云冈区积累了较为丰富且珍贵的档案资源,为了更好地存储这些档案资源,云冈区开展了档案数字化转型工作。

云冈区档案数字化

  云冈区档案数字化的大致流程:

  1、档案移交。对档案实体进行详细登记,建立档案资料接受登记,记录实体的缺、残、漏、损、充、页码混乱等状况,对所接收的档案实体进行两人以上交叉核对、检查,与客户进行书面交接并签字确认后根据批次或时间段定期交接。

  2、档案整理。扫描前根据档案管理情况对档案实体进行基本整理,包括盒内文件排序、标盒流水号、记录档案物理状况、拆除装订物、编写页码。

  3、档案扫描。档案扫描是数字化加工流程中实现纸介质向数字存储介质转换的最重要环节。档案扫描的图像文件包含彩色和黑白两种,目前较为常用的扫描格式TIFF、JPEG等;纸质档案扫描分辨率为150dpi-300dpi, 照片300dpi--600dpi, 底片1200dpi以上。

  4、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主要针对扫描完成后的电子图像通过技术手段对图片进行纠偏、裁剪、去污等处理,处理完成后的图像居中、清晰、端正。

  在图像处理操作中,必须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对于档案原件上的污渍、折痕、附着物、装订孔等原始特征,严禁使用图像处理功能进行消除。这些痕迹是档案历史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意处理将破坏档案的原始性与真实性。正确的做法是在扫描前做好充分的预处理工作,如细致清除灰尘、平整折页、移除附着物等,避免将修复工作过度依赖于后期图像处理。同时,为提升数字图像的可读性与可用性,可根据视觉阅读习惯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将竖向扫描的横排表格类材料旋转为横向显示;针对因年代久远或书写原因导致字迹模糊的档案,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适度调整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等参数,最大限度发挥档案的凭证价值。

  5、图像质检。图像质检主要针对图像处理后的半成品数据进行质检,包括电子图像的质量、数量、顺序的检查,保证图像清晰、原版原貌、版面居中,同一纸型的电子图像幅面大小统一。

  6、目录建库、制作打印。主要是通过著录实现目录数据电子化,保证目录数据的准确性,著录过程中按照客户的分类要求建立文件夹和目录数据著录项;数字化加工后的档案目录数据须完全符合客户数据格式要求。将校对完成的著录数据导入自主研发的打印软件。

  7、数据库挂接。档案数字化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数据库,通过质检环节确认为“合格”后,通过网络及时加载到数据服务器端汇总,并利用专业挂接软件程序,实现批量、快速挂接。

  8、刻盘备份。扫描质检完成后的电子文件案客户要求格式以DVD光盘或者硬盘形式存储并提交。一卷档案的影像文件必须存放在同一张光盘上,不允许拆分存储;光盘上应标明盘内档案类型、卷号、制作时间等。

  9、档案换原装订。将扫描完成的档案采用原孔装订方式,用棉线、蜡线进行还原装订,保证恢复档案的原版原貌。云冈区档案数字化项目作为推动区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其成功实施标志着云冈区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这一项目的推进,云冈区不仅实现了档案资源的高效存储和管理,还极大地提升了档案信息的检索效率和利用便捷性。数字化档案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也为社会各界的研究和查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标签

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

档案扫描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TEL:18937133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