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智慧档案管理与大数据解决方案的领航者,让信息价值超越期待

档案整理数字化怎么做

时间:2025-05-16 作者:中博奥 来源:中博奥 点击量:

  在当今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作为组织和个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虽然在历史传承和信息记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效率、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方面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整理数字化成为提升档案管理效能、保障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共享的关键举措。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档案管理中的痛点问题,还能为档案的长期保存、便捷利用和智能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深入探讨档案整理数字化的实施路径与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档案整理数字化怎么做

  档案整理数字化的主要内容:

  1、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目前,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2、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

  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

  3、致力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

  档案整理数字化对于档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和管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档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建设,我国将进一步促进档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管理工作,将其作为档案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和建设的重点。为此,我国将进一步促进档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管理和建设,将其作为档案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的重点。为此,进一步促进档案的数字化转型

  档案整理数字化怎么做呢?其具体流程包括以下这些程序:

  第一,档案移交。对档案实体进行详细登记,建立档案资料接受登记,记录实体的缺、残、漏、损、充、页码混乱等状况,对所接收的档案实体进行两人以上交叉核对、检查,与客户进行书面交接并签字确认后根据批次或时间段定期交接。

  第二,档案整理。扫描前根据档案管理情况对档案实体进行基本整理,包括盒内文件排序、标盒流水号、记录档案物理状况、拆除装订物、编写页码。

  第三,档案扫描。档案扫描是数字化加工流程中实现纸介质向数字存储介质转换的最重要环节。档案扫描的图像文件包含彩色和黑白两种,目前较为常用的扫描格式TIFF、JPEG等;纸质档案扫描分辨率为150dpi-300dpi, 照片300dpi--600dpi, 底片1200dpi以上。

  第四,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主要针对扫描完成后的电子图像通过技术手段对图片进行纠偏、裁剪、去污等处理,处理完成后的图像居中、清晰、端正。

  第五,图像质检。主要针对图像处理后的半成品数据进行质检,包括电子图像的质量、数量、顺序的检查,保证图像清晰、原版原貌、版面居中,同一纸型的电子图像幅面大小统一。

  第六,目录建库、制作打印。该流程主要是通过著录实现目录数据电子化,保证目录数据的准确性,著录过程中按照客户的分类要求建立文件夹和目录数据著录项;数字化加工后的档案目录数据须完全符合客户数据格式要求。将校对完成的著录数据导入自主研发的打印软件。

  第七,数据库挂接。档案数字化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数据库,通过质检环节确认为“合格”后,通过网络及时加载到数据服务器端汇总,并利用专业挂接软件程序,实现批量、快速挂接。

  通过上述程序,可以帮助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实现档案整理数字化,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标签

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

档案扫描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TEL:18937133779